数月头痛欲裂
服用止痛药无效……
90岁的朱爷爷(化名)
晚年被鼻腔内的“不速之客”彻底打乱
这个侵袭鼻腔双侧
击穿鼻中隔的“真菌炸弹”
让多家医院束手无策
还好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(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)
景华院区耳鼻喉科
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
科室团队运用鼻内镜“钥匙孔”微创技术
成功高难度“拆弹”
术后困扰老人许久的剧痛神奇消失了
耄耋老人的“头痛噩梦”
今年3月一次感冒后,朱爷爷的鼻子就“堵”上了——双侧鼻塞、清涕不断,更可怕的是日益加重的头部胀痛,下午晚上尤其厉害。辗转多家医院,洗鼻、喷药、止痛,效果都微乎其微。今年7月,老人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河科大一附院。检查结果显示:老人双侧鼻道及左侧上颌窦被不明占位“霸占”,范围极广,甚至“击穿”了鼻中隔软骨,侵入对侧鼻腔。电子鼻喉镜进一步确诊了慢性炎症和鼻中隔偏曲,必须手术治疗才能解除困扰。
“真菌迷宫”与“高龄雷区”的双重挑战
手术团队面临的,是前所未有的难关:
病情复杂:术中发现,占位竟是大量顽固的真菌团块。它们像发霉的苔藓,不仅塞满双侧鼻腔、鼻窦的每个角落,更穿透了鼻中隔这道“骨墙”,形成罕见的广泛侵袭。“范围远超普通鼻窦炎,一些死角连内镜都难企及。”科室主任芦二永解释道。“我们要在布满精密器官组织的迷宫里‘大扫除’,既要彻底清除每一处‘霉斑’,又不能伤及紧邻的眼睛和颅底神经。”
90岁“生命脆弱期”:超高龄患者心肺功能衰退,麻醉和手术耐受度非常低,术中任何波动都可能引发心肺衰竭等严重后果,风险陡增。
多学科精密协作
“钥匙孔”里解难题
面对双重挑战,耳鼻喉科首席专家张超和芦二永带领团队联合麻醉科,打了一场漂亮的“配合仗”:
麻醉“生命护航”:术前,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郭丹对老人心肺功能进行了全面评估。术中,她们实时监测有创动脉压和心排量,精准调控血压——既要保证老人脆弱脏器得到充足血流,又要控制出血,确保手术视野清晰。
微创“巧手拆弹”:在高清鼻内镜放大引导下,手术团队彻底清除藏匿于双侧鼻窦、鼻腔各个死角的顽固真菌团块。同步“修整”肥厚的下鼻甲,“矫正”偏曲的鼻中隔,重建呼吸通道。整个过程犹如“豆腐雕花”,毫厘之间显功力。
“紧箍咒”解除
锦旗致谢妙手仁心
术后,折磨朱爷爷数月的头痛当即消失,鼻塞流涕也显著改善。老人和家属惊喜万分:“没想到这么大年纪,不开大刀,真就把这‘要命’的头痛给解决了!”家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,特意送上两面锦旗,盛赞耳鼻喉科团队的精湛技术与暖心照护。
这场为九旬高龄老人筑起的生命守护之战,不仅清除了盘踞在鼻窦深处的顽固真菌,更击碎了“高龄即手术禁区”的传统桎梏。当微创内镜在毫米之间精准拆解“鼻腔炸弹”,当多学科团队为耄耋老人筑起生命防线——我们看到的,不仅是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耳鼻喉科攀登技术高峰的缩影,更是现代医学对生命尊严的庄严承诺。
专家名片
张超 主任医师 首席专家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耳鼻喉科
坐诊时间:每周一上午
擅长:耳鼻咽喉科疑难及复杂疾病诊治,对于咽喉部肿瘤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芦二永 主任医师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耳鼻喉科主任
坐诊时间:每周一全天、周二上午
擅长:各型慢性鼻窦炎、鼻息肉、鼻窦肿瘤、成人及儿童鼾症、早期喉癌的微创手术治疗。对急慢性中耳炎、气管异物、咽喉部良恶性肿瘤及嗓音疾病诊治经验丰富,对突发性耳聋、梅尼埃病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良好。
(谢雅敏 梁靓 张静)
每日河南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每日河南”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每日河南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每日河南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每日河南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网客服:QQ2280807873
我来说两句
![](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