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9岁的李奶奶(化名)怎么也想不到,一次看似普通的腹痛,竟让她踏入了凶险的“癌症雷区”!更令人揪心的是,肿瘤已侵犯了她的胆囊、肝脏、结肠甚至胃壁。面对高龄、肿瘤广泛侵袭的“双重生死考验”,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)景华院区肝胆外科团队化身“精准拆弹专家”,为老人解除致命危机。
术后,主刀医生、科室主任郑幼伟提醒:长期忽视的胆囊炎与结石,正是这场危机的“罪魁祸首”,中老年人尤其要警惕!
腹痛突袭
检查结果让人揪心
一周前,李奶奶突然出现持续性的肚子痛,一阵阵加重,在外院检查后,发现胆囊里有个可疑的肿块,胆总管里还卡着“石头”。为抓住一线生机,家人紧急将她送入河科大一附院寻求救治。进一步的磁共振检查,揭示了病情的复杂与凶险:
胆囊“失守”:胆囊壁变得厚薄不一,与旁边的肝脏、结肠边界模糊不清,高度怀疑是胆囊癌在作怪。
胆管“告急”:肝内外的胆管扩张,胆总管最末端管壁异常增厚发亮,提示有炎症在“火上浇油”。
淋巴“警报”:肝门和腹膜后还发现了一些肿大的淋巴结,如同亮起了“危险信号灯”。
结石“盘踞”:胆囊里更是挤满了多颗结石。更关键的是,患者已是79岁高龄,身体耐受大手术的能力面临严峻挑战!
“生命禁区”内的“毫米级拆弹”
为高龄老人进行涉及肝脏、胆囊、结肠、胃、胆管等多个重要器官的联合大手术,风险非常高,堪称在“生命禁区”内作业!但郑幼伟带领主治医师张小博、医师王亚飞等进行周密评估并制订预案后,决定在多学科协作下,为老人开展一场精心设计的“多脏器精准拆弹行动”。
这台手术,不仅是对肿瘤的歼灭战,更是对老人脆弱生命力的守护战。团队凭借毫米级的精细解剖技术、稳如磐石的操作手感、快速准确的临场判断以及多学科无缝衔接的保障,成功完成了这个艰巨任务,既彻底清除了肿瘤病灶,又最大程度保护了老人的脏器功能。
专家警示:
小小胆囊炎是癌变“元凶”
术后,李奶奶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,但郑幼伟并未觉得轻松。他表示,在临床工作中,像李奶奶这样的老年患者很多,突然发现的胆囊癌,其根源很可能在于长期未被重视的胆囊炎与结石隐患。
“沉默的炎症”是祸根: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,就像在胆囊壁上不停地“点火”,损伤组织。
“摩擦的石头”是帮凶:胆囊里的结石像“砂纸”,日复一日地摩擦、刺激胆囊内壁。
“炎症+结石”=癌变温床:在这种“双重折磨”下,时间久了,正常的胆囊细胞就可能“叛变”成癌细胞。大多数胆囊癌患者,都有长期的胆囊结石和炎症病史,高龄患者往往病程更长,发现更晚,风险更高。
“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朋友,查出胆囊结石、慢性胆囊炎,千万别觉得‘年纪大了扛一扛’‘不痛就不用管’。”郑幼伟强调,“一个失去功能的、满是石头和炎症的胆囊,对任何年龄都是隐患。及时评估,该切就切,才是真正的保命之道。”
专家名片
郑幼伟 主任医师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肝胆外科主任
坐诊时间:周二、周四全天
擅长:肝胆胰腺肿瘤、胃肠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;胆石症的微创治疗和腹外疝的个体化治疗等。
(谢雅敏 梁靓 张静)
每日河南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每日河南”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每日河南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每日河南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每日河南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网客服:QQ2280807873
我来说两句
![](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