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近正午,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三楼,成人康复训练大厅内依然“热闹”。患者们在康复治疗师的耐心帮助、指导下,进行着康复治疗。
一名身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,在患者中穿行。
“加油!张叔,这个动作要做到位!”
“阿姨,坚持住!过几天,就不用儿子再给你喂饭了!”
患者微笑地看着他,应着他,眼神中流露着温暖。
这名男子便是康复科主任郝克,一位在康复治疗领域摸爬滚打近20年,将所有心力都献给康复医学和患者的医生。
01 康复是什么?
二三十年前,提起康复,很多人都不曾听过,更不了解,郝克也是一样。
那时,还是一名中学生的他,家中有一位因两度脑梗,长期卧床的奶奶,一家人能为老人做得非常有限,喂饭、擦拭、翻身、拍背……
“如果当时有康复科,如果当时我懂康复,一定会在奶奶第一次脑梗时,就送她去做康复,帮助、督促她积极进行康复治疗,那样的话……”郝克说,或许,所经历的一切,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与康复医学的缘分。
2005年,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开设康复科,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的郝克成了康复科第一批的治疗师。
虽然,“上岗”了,但康复到底是什么?
不了解就学,从洛阳到北京、广州、武汉,从书本到器械、临床,郝克在不断学习中,有了自己对康复浅显的认知——康复不是被动的,而是要让每一名患者树立主动康复的意识;康复不是万能的,而是要尽可能地帮患者达到自理的程度,减少他的负面心理,减轻家庭的负担。
但是,如何做,才能让被动变主动,让患者获益最大化呢?
02 康复“为”什么?
2008年5月12日,天崩地裂,山河失色,一场特大地震,让汶川这个原本许多人甚至都不知晓的地方,一下子变得牵肠挂肚。
而在那一天,洛阳同样感受到了震感。
灯在晃、床在抖,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,第一时间对楼内的患者进行疏散,带着大家往外跑。不能动的患者,医生、护士、家属,背着、抱着、推着。
“可是有一个人坐在病床上一动不动。”郝克说,这名“岿然不动”的患者,四十多岁,是一家私企的老板,因中风,左臂无法抬起,刚开始接受康复治疗。
郝克回忆道,大病之后,强烈的自尊心让这位老板怀疑周遭人的低语,都是在嘲笑他;他人的指指点点都是在议论他的“残疾”。
郝克硬拽着他往外跑的时候,这位私企老板说出了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句话——“管我干啥,楼塌了更好,一了百了啊。”
这句话“击中”了郝克,康复“为”什么?
为的是点亮患者眼中的光,为的是予岁月以生命。
想让患者眼中有光,就要通过话语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,用沟通让家人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,用技术帮助他们一点点地好起来。
“你看王奶奶,来的时候比你严重,现在扶着助行器都能走了。”
“你再看李师傅,人家多积极,现在自己都能来做治疗了。”
郝克用康复训练大厅里鲜活的例子,用自己一次次跪在地上、俯在床边的细致治疗,用一次次的“话疗”,叩开了男子的心门,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。
最终,这位“求死”的老板开始积极主动地康复。在出院时,他笑着,向全体医护告别,自己开车离开。
“康复并非创造‘奇迹’,而是医生陪患者共同踏上一段稍显漫长,但终有收获的旅程。”郝克说,因为,康复是要予岁月以生命,让患者生命的质量得以提高的。
03 康复怎么样?
一眨眼,郝克已经从一线临床医生,成了科室主任。转变的不仅是工作内容,还有他对康复的认知。
在他看来,康复如同“治水”,疏(心理疏导)远胜于堵(康复治疗),因为只有患者和家属真正明白康复是什么、为什么,才能解锁主动康复的“能量密码”,让康复起效,结果;康复如同登山,山路崎岖、艰险,登顶辛苦、漫长,而且不是所有“登山者”都能最终顺利登顶。但是,即便爬到山腰,那坚持的精神也值得被人仰望,而他们所见的风景,也早已不是山脚下的黯然无光;康复是部小说,里面凝结着家庭的悲欢离合、患者的喜怒哀乐、医护的青春热血。只有走进去的人,才能理解为何一个普通人轻易完成的动作,中风的患者、脑瘫的宝贝要付出千百次的努力;明白为何康复大厅里,总是回荡着高声地夸赞、奋力地吼叫。最终,也才能读懂生命的可贵、坚持的意义。
当谈及“优秀的康复医生应该是什么样子”时,郝克说,如果一个康复科医生三天不能让患者明白自己来康复科干啥,有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,即便医生的治疗技术再强,也谈不上优秀。因为,可能还没等你施展技术,患者就转头离开了。所以,优秀的康复医生一定是善于沟通,医病、医心的。
午后的阳光照进办公室,郝克看着阳光意味深长地说,支撑医生继续努力干下去的动力,不是高收入、高福利、高待遇,而是患者眼里的光,那光是希望、是肯定,是信任。
(王雨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