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个半小时
这是从头晕到呼吸心跳停止的时间
35岁的陆先生(化名)
怎么也没想到
生命会被凶险的脑梗死死扼住
当呼吸机成为手术的前提
当直径2毫米的血管
成为主战场
一场紧急的“大脑保卫战”
为一个年轻家庭
搏回了重生的希望

头晕不止
年轻生命6个半小时内急转直下
近日,陆先生在活动中突感头晕、四肢无力,稍作休息似有缓解,便未在意。谁知,一小时后不适症状再次袭来,并伴有恶心呕吐。他被送至当地医院后,检查结果令家人震惊:小脑、枕叶多发急性脑梗死,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/闭塞。
更危急的是,检查过程中陆先生的意识迅速丧失,突发呼吸心跳骤停!经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后,虽恢复了心跳,却仍处于深度昏迷,生命悬于一线。戴着呼吸机,陆先生被火速转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)景华院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——此时,距离发病已过去6个半小时。
呼吸机上的“生命通道”争夺战
“患者才35岁,有高血压、糖尿病史,基底动脉完全闭塞,是脑梗中较致命的一类,必须立即手术!”神经内科副主任白永杰接诊后迅速作出判断,但手术难度很高:患者戴着呼吸机,血管条件复杂,手术风险巨大。而且每一分钟的延误,都意味着脑细胞不可逆地死亡。
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,当天上午10点,一场在呼吸机支持下的“大脑保卫战”打响。术中,在科室主任沈瑞乐的指导下,白永杰带领团队经股动脉穿刺,将取栓导管精准送达直径不足2毫米的基底动脉,反复抽吸出黑色血栓。凭借丰富的急诊取栓经验,一小时后,基底动脉成功再通,生命中枢恢复供血!
专家提醒
警示脑梗“年轻化”趋势
白永杰表示,此次救治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:脑梗正日益年轻化。长期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吸烟、肥胖、不规律作息等因素,都会成为中青年脑梗的推手。一旦出现突发头晕、单侧肢体无力、言语不清、步态不稳等症状,务必第一时间就医——时间就是大脑,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与康复质量。
河科大一附院依托成熟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与先进的急诊取栓技术,为这类危重患者搭建了高效的“绿色生命通道”,也向更多年轻人敲响了关注自身健康的警钟。
专家名片

沈瑞乐 主任医师 教授 神经病学博士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景华院区神经内科主任
坐诊时间:周二上午、周四全天
擅长:脑血管病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、变性疾病、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及肌病的治疗,在重症脑梗死、脑炎的抢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
白永杰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
坐诊时间:周二下午
擅长: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的静脉溶栓/介入取栓、癫痫、头痛、睡眠障碍、帕金森病、痴呆以及神经系统危重症的救治。
(谢雅敏 梁靓 张静)
每日河南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每日河南”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每日河南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每日河南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每日河南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网客服:QQ2280807873
我来说两句
![]()
| ||||||
